民國四、五十年代出生的眷村人,大概都記得這個景象—某個叔叔或伯伯坐在家門前的小板凳,口中含著一根牙籤,嘴角留著一些油脂,一臉滿足的在掏牙。別以為叔叔、伯伯的牙縫大,其實掏牙是假,「司馬昭之心,路人皆知」他們只是要讓大夥知道「今天大爺吃肉啦!」。
家父在世時,時常喜歡說「肚子裏沒油,怪怪的!」當年一天三餐青菜、蘿蔔、豆腐,雞、鴨是年節菜,豬肉是點綴品,想從整盤菜裡挑出肉,可不是簡單的事。
農曆春節是眷村人吃肉的大日子,醃臘肉、灌香腸、包水餃、做獅子頭、珍珠丸子、燒菜…,樣樣需要豬肉,平日只能半斤八兩買的豬肉,到了春節,家家戶戶毫不手軟,都是五斤、十斤的買。
眷村二代的蕭嘉玲說,平時只要有肉,不管肥瘦,大夥搶著吃,一到過年,家裡的孩子們就挑嘴了,根本不碰肥肉,她媽媽最喜歡掛在嘴上的是「肉多嫌肥」。肥肉都不正眼瞧一眼,更甭說不容易嚼的豬皮啦!
蕭嘉玲的母親生了六個小孩,她排行老二,記憶中,為了改善生活、貼補家用,她父親自軍中退伍後,曾養過雞、送過報、到糖廠打工…;她小時候也與媽媽一起打工編草繩、編籮筐蓋、貼火柴盒、切蕎豆、包地瓜糖。除了打工賺點外快,媽媽十分節省,過年時節大家不吃的豬皮,她也捨不得丟掉。
蕭嘉玲回憶過去,沒有瓦斯槍燒豬毛,豬毛得用鑷子一根一根的拔,由於弟妹還小,每次媽媽都叫大姐和她鑷豬毛,過完年後,只要看到一大堆的豬皮,雖然一萬個不願意,但母命不可違,兩姐妹還是硬著頭皮鑷豬毛。鑷好豬毛,有時閒來沒事,在一旁看媽媽做豬皮凍,沒想到日後竟派上用場,看來的廚藝,經常發揮小兵立大功的效用。
除淨豬毛後,把豬皮丟入水中川燙,消除血腥味,再將燙過的豬皮切成小塊,加醬油、八角、蔥、薑放進鍋內熬煮到豬皮軟爛,湯汁濃稠,過程中如鍋內有浮油,要以湯匙撈出。煮好後,將調味的蔥、薑、八角取出,把湯汁跟豬皮倒入容器中結凍,QQ 的豬皮凍拌上佐料,一道物美價廉的 佳餚就可上桌了。
眷村第一代生活困苦,做的是陽春型豬皮凍;如今蕭嘉玲做的是豪華型豬皮凍,隨興添加豬肉、雞絲、牛肉…,口味更勝一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