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,日軍攻擊蘆溝橋,負責守橋的國軍團長吉星文發出抗戰第一槍,漫長的八年對日抗戰正式展開。日軍一路向南,上海為中國第一大商港,是中國當時首都南京的門戶,又是中國經濟中心和重要工業基地,每年對外貿易額佔全國二分之一以上,自然是日軍相中的目標。
民國二十六年八月十三日,中日雙方共約一百萬軍隊,在上海市區及郊區展開持續三個月的淞滬會戰,這場對日抗戰第一場大型會戰,雖然法租界和蘇州河以南的半個上海公共租界實行武裝中立,分別劃為法、英、美、義四國軍隊的防區。但「子彈不長眼睛」,家在上海法租界的梁小鴻,由於妻子嚴韻懷有身孕,生活在戰火陰影下,終日惶恐不安,梁小鴻為確保身家安全,與父母商議後,夫妻二人搬遷到重慶避難。
梁冰漪小時常聽父母親回憶重慶歲月的艱辛生活故事,重慶位於四川盆地長江畔,是中國三大火爐之一,天熱加上濕氣重,讓出身富裕人家的父母親頗不適應,日常生活已夠頭痛,偏偏大女兒又在抗戰最嚴峻的民國三十年出生。往常在上海時,家裡有下人伺候,事事都不用費心,如今不但要處理生活大小事,還得照料剛出生的女兒冰枏,搞得爸媽兩人身心俱疲。
梁冰漪說,由於戰時生活困難,大姐冰枏先天不良,出生後營養不夠,加上爸媽初次為人父母,根本沒有照顧小孩的經驗,後天又失調。冰枏出生後,體質不好,加上食慾不振,整天精神不濟,父母親看在眼裡痛在心裡,雖然四處找醫生求診,還是一籌莫展。
大約在冰枏兩歲左右,梁小鴻在重慶偶遇一位上海老鄉,兩人回憶在上海過年大吃「金元寶」( 蛋餃) 的情景。回到家中,梁小鴻心想也許「上海女兒」出生就帶著「上海胃」,不妨做道蛋餃試看看是否能提起女兒的食慾。
對過去不需下廚的嚴韻而言,需要巧手才能做出的蛋餃,是極大的挑戰,最初,她自己摸索嘗試,沒想到蛋餃「吃來輕鬆,做來困難」,每次都做失敗,幾經折騰,四處拜師,「皇天不負苦心人」最後總算端出香噴噴的蛋。不知道是蛋餃的美味,還是感受到媽媽的愛心,食慾不好的冰枏,竟然出奇的喜歡吃蛋餃,梁小鴻夫妻倆省吃儉用勒緊肚皮,每隔三兩天,家中餐桌上一定會出現色香味俱全的「金元寶」。
蛋餃又叫金元寶,上海人為討吉利,稱這道年菜為「金玉滿堂」。梁冰漪說,在她家,蛋餃不只是道年菜,還是母親的愛心菜、大姐的救命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