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國四、五十年代、由於軍人薪水微薄,眷村人買東西一定要精打細算,麵粉零買價格較貴,因此多數人買麵粉都是整包買。不同於大陸北方的溫帶大陸型氣候,臺灣是亞熱帶海島型氣候,多雨潮濕,麵粉放久了,容易長蟲,長蟲的麵粉有霉味,無法做麵點,眷村媽媽捨不得丟掉長蟲的麵粉,就有人想出洗麵筋的點子。
洗麵筋的點子,最初嘗試的眷村媽媽,以想當然爾的方法,直接用水洗麵粉,結果麵粉洗光了,也瞧不見一丁點麵筋。雖然失敗了,但仍然有不死心的人,只要麵粉長蟲,就有人試著洗麵筋,但始終沒成功。後來,不知道哪位眷村媽媽從別處學到洗麵筋的竅門,眷村人素來毫不藏私,將竅門傾曩相授,「一傳十、十傳百」,幾乎家家戶戶都學到這門手藝,從此我們眷村的飯桌上就經常出現 DIY 的麵筋料理。
洗麵筋的竅門,其實沒啥特別,將麵粉調水攪拌成有彈性的麵糰,把麵糰放在鍋(盆) 內,蓋上蓋子,放置一段時間(約 2 小時),當麵糰醒出不規則網狀結構後,用水慢慢搓洗。洗麵筋最好用流動的水洗,眷村人為了省水省錢,都將麵糰泡在盆水裡搓洗,洗過麵筋的水可以去除油汙,用來洗帶油的碗盤,再方便不過了。
等到麵糰看起來像咬過的口香糖,就成了所謂的濕筋。把濕筋泡在水中,準備下鍋油炸前,用手揪成小圓球狀(直徑約1cm),等油熱後,以中火油炸,圓球膨脹並呈淺金黃色時,麵筋球就大功告成。
內人從家母身上學到洗麵筋的方法後,做出樂趣,她四處學習廚藝,又學到將洗麵筋剩下的水,用來做澄粉、涼皮、煎餅的偏方,標準的「青出於藍更勝於藍」。麵筋球最簡單的做法是做「糖醋麵筋」,將麵筋球直接放進微熱的炒菜鍋中,加適量的醬油、糖、醋和水,以小火燒到麵筋球癟掉,變成軟Q、軟Q,一道下飯菜就完成了,吃稀飯配糖醋麵筋更對味。
過去,麵筋球除了糖醋麵筋,偶而會加上花生,做花生麵筋。現在,大夥經濟改善,麵筋球做菜的花樣變多了—麵筋燒金針菇、麵筋燒肉片、香菇麵筋、絲瓜炒麵筋、木耳麵筋燒南瓜、香菇麵筋燒白菜…簡直可以做一桌麵筋大餐了。